东华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档案编研  东华故事
 
培育特色文化 推动内涵发展——东华大学开展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 2018-09-27    浏览次数:


    东华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51年的华东纺织工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1985年改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为现名。虽几经更迭,但在逾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也不断得到积累和深化。现今,作为全国唯一以现代纺织为特色的“211工程”高校,东华大学在发展之路上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有鉴于大学文化是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力量和源泉,学校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定位,不断传承和创新学校特色文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一、深化精神文化建设,凝聚人心促发展
    大学文化从广义上来说,包含着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三个层次。精神文化是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的价值理念、精神风貌、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由此,东华大学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列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制定各项重大发展战略规划时都将文化建设融入其中,并在近几年作出了一系列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1.  更新办学理念,明晰办学思路
    办学理念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是一个开放的观念体系,与时俱进是其题中之旨。东华大学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适时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围绕办学思想、目标进行了不懈探索。建校初,学校面向全国培养纺织工业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八十年代,学校明确提出要建成国家纺织教育和科研两个中心的目标,开始向多学科方向发展;九十年代,学校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在初步形成多科性大学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具有纺织特色,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学校也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面向实际、三个为主、三个从严”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育人为本、注重质量、求真唯实”的办学传统。
    进入新世纪,东华大学根据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引领改革与发展步伐。2002年学校召开第八次党代会,通过“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的发展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抓手,人才和成果为落脚点”的发展思路;“增强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的学科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近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概括为“八个坚持”,而其核心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
    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东华大学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培养“德才兼备、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科生教育方面,自2002年起,学校推行第二轮完全学分制改革,对全体学生实行“建立在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柔性化专业教育”,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推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建设”项目荣获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开始,实施按专业大类招生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2002年在全国率先推行体育教学俱乐部制,体育课深受学生喜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05年,学校有3项教学成果分获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0项成果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5门。研究生教育方面。2003年启动东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 2003年至2006年,学校有3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获提名。
2.  凝炼东华精神,培育核心价值观
    建校初期,东华大学先后有13所校系并入,90年代又先后并入中国纺织总会无锡管理干部学院和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至1912年开创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的纺织染传习所(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后发展为南通学院纺织科)。一方面,各前身学校严谨治学、艰苦创业的传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建校后50多年的栉风沐雨也为学校积淀了相当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在更新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坚持“观念兴校”,以观念更新为先导,着力培育既植根于传统,又融入时代精神的东华文化与精神,凝炼了东华精神,确定了校训、校歌和校标释义,使之成为全体东华人的精神支柱和学校的文化内核。
    2003年,东华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东华发展与东华精神”大讨论。广大师生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就东华精神的内涵、传承与创新建言献策。期间,学校重点访谈了21位教授、12位管理层干部,召开了文明委、退休老教师、文明窗口单位、相关院系教师、学生等10余个座谈会,在校报上刊登12篇专栏文章,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谈精神、促改革、谋发展”的良好氛围。2004年,学校进一步推进大讨论的深入开展,注重用典型事例说话,用先进事迹导航。校内媒体连续报道钱宝钧、温仰春、潘鼎、陈孩未、王兟等感人事迹,以及学校成功举办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连续入选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典型事例。此外,还组织完成了《东华精神:东华发展之魂》、《东华精神研究过程和实施方案》、《东华人的精神状态和师德状况调查分析》、《若干大学的大学精神》等论文课题研究。在充分汲取历史精华,融会时代创新特质的基础上,东华精神凝炼为“积极向上、爱校荣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敬业奉献”20个字。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要求和精神文化特质的高度概括和浓缩。2005年,经过近两年的反复酝酿、斟酌和修改,学校本着“植根历史、体现现实、引领未来”的指导思想,整合了三个校训方案、两份校歌歌词、两种校标说明。其后,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将校训确定为“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东华之歌”定为校歌。校训的整体含义在于激励师生修身立德、博学专攻、磨心砺志,求真求新,德才兼备。
    在凝炼东华精神,提炼校训的基础上,学校进行了大力倡导和弘扬。2003年起,学校开始进行年度十大进展评选,注重以发展汇聚人心,以精神促进发展。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全国首位;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名列世界同类院校第一;成功举办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校十大进展”;连续三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篇论文入选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在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零的突破......一系列的成绩既是实干的结果,也彰显了精神的力量。而在“211工程”建设、抗击“非典”、松江校区建设与搬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东华人也切实践行了东华精神,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了校内外人士的认可和好评。
3.  弘扬高尚师德,传承优良教风
    教师是传播大学文化的主体,良好的教风、高尚的师德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直接体现。东华大学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师德建设实践。
    一是树立典范,激励先进。早在建校初期,学校就汇聚了来自国内外名校的曹凤山、钱宝钧、严灏景、方柏容、朱物华、谭声乙、张文庚、陈人哲、周世逑、王菊生、周华章、程守洙、刘裕煊等一批名师和纺织技术专家。他们以渊博的学识、崇高的品格和大师的风范成为东华人的精神楷模,成为学校传承师德风范的不竭源泉。学校在著名教授周年诞辰时举办座谈会、报告会,在校报等媒体上刊载教授传记等,传播良师风范。学校还定期表彰、奖励和宣传教书育人先进典型,激励全体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2004年还开展了首届师德标兵评选。由学生自发组织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至2006年已持续六届。
    二是建章立制,严格考核。学校在教师中倡导“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逐步完善、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制订“教师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考核标准”、“东华大学教师师德规范”等规章制度,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对教师的师德、教书育人等方面提出要求,定期进行考核;在教师职务晋升、评优表彰、选拔出国进修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全校建立学风教风督导队和教学信息员;建立“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制度等。
    三是加强教育,注重引导。学校充分发挥业余党校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优势,定期选拔教师培训学习,提升其政治理论和师德水平;组织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件,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中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培训;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地推行“师德承诺制”,每年举行师德承诺宣誓仪式,新教师到校后开的第一次会、受到的第一次教育就是师德教育;开设多届“名师讲坛”,以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4.  加强教育和引导,营建良好学风
    良好的学风与教风共同奠定了优良校风,是构成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近年来学生规模不断增长、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等情况,东华大学加大了学风建设力度,并着重于服务人、教育人、激励人。
    一是丰富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不断创新思路,加大教育和督导。2002年的“创优良学风”活动,营建了乐学、勤学、善学的学习风气;2003年的“大学生成才与发展”活动,把学风建设同学生的个人成长结合起来;2004年的“诚实考试、诚信做人”系列活动,引领学生诚信做人, 唱响创建优良学风主旋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诚信教育长效机制,以后每学年都开展“诚信考试”、“诚信贷款宣誓”、“新生入学宣誓”、“诚信周”等主题和仪式教育活动;2005年的“健康校园、美丽东华”系列活动,进一步推进了优良学风创建工作;2006年结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开展了系列学风建设教育活动,制定出东华大学优良学风建设标准,成立了校院两级学风督导队和文明督导队。
    二是注重规范和激励。学校坚持思想引导与制度约束相结合,学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近年来先后制定或修订《东华大学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东华大学本科学分制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东华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试行)》、《东华大学加强和改进校园网络管理的实施细则》、《东华大学学生网络行为“十不”规范》等规章制度,2004年推行违纪学生处理告知和听取申辩、申诉和复议制度。学校重视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每年表彰学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高职学院2003年还在全国高校首创“职业道德建设示范班”。学校重视引导学生自强自立、致力学业,形成了以“奖、助、贷、减、免”为主的奖、助学体系,“七位一体”帮困助学岗2003年荣获“上海市红旗文明岗”称号。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稳步推进管理改革
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它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一经大学人认同并实施,就可内化成为师生共同遵守和维护的文化自觉。东华大学近年来在将浓缩、升华学校的文化精神作为制度创新突破口的同时,也积极贯彻“管理兴校”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了对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努力营造与学校办学思路和目标相适应的制度文化氛围,推动学校内在、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1.  推进民主办学和校务公开
    学校通过建立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全心全意依靠专家治学。2001年,学校调整、梳理、归并各类委员会,重新制定《东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突出了专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等方面的决策咨询作用,成立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同时还制定了各类委员会章程,将原有的38个委员会精简至23个。2003年学校在进行生物工程学科建设时,就以专家咨询会的形式邀请校内外专家集体论证,并最终决定建立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2003年学校成立研究生教育专家指导与咨询小组。2002年,学校制定《东华大学关于推行校务公开的意见》,明确了校务公开的内容和要求,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建立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双月座谈会”、院长和部处长通报会等校情通报制度;全面推进校院二级教代会建设,将校务公开向院务公开延伸,尊重和扩大师生员工对学校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学生管理方面,对事关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全面推行“多级和多渠道公示”制度。2005年,全面、系统修订“学籍管理规定”、“违纪处分条例”等20余个重要学生管理文件。
2.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近几年,东华大学贯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抓手,人才和成果为落脚点”的发展思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依照“充实教学科研一线部门,压缩精简管理业务等二线部门”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打造一支结构优化、素质精良的教师及管理队伍。2000年,学校制定《关于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试行)》、《关于校内机关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试行)》、《东华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根据淡化身份评审、强化岗位聘任、设立关键岗位和重要岗位的原则,全面推进新一轮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当年,全校共设立关键岗位18个,重要岗位228个,有40位高级职称教师落聘重要岗位,37位中级职称教师低职高聘为重要岗位。2001年又推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我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2002年建立处级干部轮岗交流制度,正、副职干部轮岗率分别达57%和31%。在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2004年试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2005年推行全员聘任制和年薪制试点。2006年制定《东华大学实施“人才派遣”用工方式的暂行办法》,此举打破了教师“铁饭碗”,在上海高校尚属首次。学校还通过制定“杰出人才引进计划”、“教师学历培养及博士化工程实施办法”、“中青年骨干教师派出培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仅“十五”期间,专任教师比例就由原先的35%上升至47%,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由47%上升至70%,59名教师入选国家及上海市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
三、重视环境文化建设,全力构建人文校园
    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种直观体现。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东华大学近年来坚持“以人为本”,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加大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建设力度,努力构建两者和谐统一的人文校园。
1.  浓厚“德育为先,崇尚学术”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
东华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推进“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协作的德育体系,形成以党建为核心的育人新格局,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2003年学校组建由校党委领导及干部参加的党建指导员队伍。2004年成立由老领导、老教授组成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讲师团,开展教育活动,参与学生近7000人次/年。学校被列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两课”课程入选2002年全国精彩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党团培训、学习研讨、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每年60余支(2006年达100支)大型社会实践队伍组织千名志愿者假期分赴全国各地,在服务社会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东华大学贯彻“学术兴校”的发展理念,积极倡导“崇尚学术”的东华精神,多方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一是举办各类高层次学术会议。2000年至2006年承办的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就有近20次。尤其是2004年,学校在我国大陆首次主办了已有百余年历史、被誉为“世界纺织界奥运会”的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获得重大反响。二是通过设立“学术报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专项资金,建立学科建设报告会制度,建设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扶植科技文化社团活动等措施,推动各类学术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每年一度的学术文化节(1985年始)、研究生“经纬韵”科技文化节(1997年始),以及2003年开始的“周周讲”校园讲坛已成为品牌栏目。2006年,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国首个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在“周周讲”基础上形成的“魅力校园 人生讲坛”成果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纺织科技协会荣获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称号。三是加强人文科学研究工作。学校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系列管理文件,启动“东华大学文科繁荣计划(2006—2008)”,推动人文科学工作,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四是大力表彰和奖励取得学术成就人员,倡导以学术成就为荣的氛围。学校专门为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的郁铭芳院士、入选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人员,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
此外,东华大学还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如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长宁·东华时尚周”系列活动、“东华之春”文艺汇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演出、“走,到黄河去”大型主题晚会、“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节”、“体育节”、“女生节”等。“足球运动”与“服装表演”作为学校的传统特色项目,更是积淀出东华校园“力与美结合、活力与魅力交融”的独特文化气质。
2.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延安路校区是东华大学的老校区。2001年新华路隧道改建工程完工,结束了南北校区分隔长达近30年的历史。学校近几年通过有计划的建设、修缮、改造、拆除危旧建筑、绿化、整治,校园景观面貌取得很大改观。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2002年,占地1500亩的松江校区开工建设,现已基本建成。新校区的落成和使用显著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环境。松江校区融江南园林特点与现代建筑风格为一体,体现出现代化、人文化、生态化、信息化的校园风貌,校区内的镜月湖2006年还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水利风景区。
    东华大学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也注重其文化内涵的塑造。松江校区道路和景观名称命名时主要以“体现大学文化底蕴和东华文化特色”为原则,有的以校训为基础,如教学区内的“崇德路、博学路”,连通学生宿舍区的“砺志路、尚实路”;有的以东华精神为基础,如图文信息大楼旁的“学海路”,学院楼群旁的“学渊路”。学校尤其重视文化设施的建设。新校区规划和建设时将围绕中心湖最好的地理位置都安排给教学楼、实验楼、学生活动中心、图文信息大楼等。学校还建有一批富有文化底蕴和特色的基地和平台,如2001年建成的校史馆和纺织史博物馆,2004年开始建设的服装服饰博物馆,2005年与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共建的上海市大学生服饰艺术实践基地,2006年在松江校区建设的新校史馆等。其中,纺织史博物馆与中国服饰博物馆还于2005年被确定为首批上海市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对外名称统一为中华纺织与服饰博物馆。它们不仅积淀和传承着大学文化,还将大学先进文化辐射向社会。
大学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东华大学坚持把特色文化建设作为特色办学的重要内容,学校“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校园文化建设。东华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学校特色文化,推动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全力向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张燕  陈怡怡)